最近去银行存钱的时候,有没有觉得一年期的存款利率好像掉得有点厉害,都快接近零了,这钱还值得存吗?
有些人可能会说,利率这么低,存钱好像不太划算。
但我今天要说的是,可能利率越低,我们更应该多存钱。
为什么呢?
关键不在于你能得到多少利息,而在于你的钱能买到多少东西。
举个例子,好像是在很久以前吧,一年期的存款利率高达10%,那时候如果你有10万块钱存在银行,一年的利息就能拿到一万。
听起来好像很多对吧?
但你想想,在那个时候,猪肉一斤才卖两块多,现在价格都涨到了五、六块了。
也就是说,虽然当年的利息很高,但实际上可能还跟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你所能买到的东西反而更少了。
反过来看看现在,虽然利率低,但整体物价有下降的趋势。
你知道吗?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了物价下行压力大于上涨压力,换句话说就是现在的钱比以前更值钱了。
比如这两年,房子、车子、手机这些价格都在往下掉。
像买车,以前可能要花个十几万,现在可能十来万就能买到不错的车了;手机也是,以前买部新手机可能要花大几千块,现在两三千就能买到不错的手机了。
虽然日常买菜的价格感觉没怎么变,但总体钱确实更值钱了。
这时候存钱,其实赚的不是那点利息,而是钱的购买力在上升。
有些人可能会反驳说我怎么没感觉到钱变值钱了?
日子还是过得紧巴巴的。
这种情况也很正常,因为每个人花钱的地方都不一样。
比如有的人的钱主要花在吃饭、租房这些日常开销上,这些价格可能就没怎么降;但如果你把钱花在一些非必需品上,比如买车、换手机这些,你就会明显感觉到钱更经花了。
说白了就是现在的情况是必需品价格稳定上涨,非必需品价格不断下降。
其实物价怎么变,只要不是暴涨或者暴跌,对我们普通人影响都不大。
真正影响我们生活好坏的,还是你的收入。
想想看,如果你的工资每个月都在涨,哪怕物价稍微涨一点,你也不敢买的东西变成敢买了,生活更有盼头了;但如果收入下降了,或者担心失业了,就算东西再便宜,你可能也不敢买,总觉得要留点钱以防万一。
这就是人性啊。
所以现在有些经济学家建议直接给老百姓发钱,比如每个人发一万块。
这样做的好处至少有两个一是在物价下降的时候,这一万块钱能弥补大家账面收入没涨的落差;二是不管你是年入千万的老板还是刚失业的打工人都能拿到一万块,这样能稍微缩小一下贫富差距。
反观现在的降低利率,虽然房贷月供少了点,但普通人看到存款利息变少反而更不敢花钱了。
就像你本来每个月存一千块能赚十块利息现在只能赚一块了心里肯定会有点慌虽然这些钱现在能多买些菜。
最后说句实在的不管利率高低物价涨跌我们普通人不用太过操心。
多关注自己的工资卡——收入稳定了上涨了日子自然不会差;要是收入不稳定就存点应急的钱吧毕竟手里有钱心里才踏实啊。
你最近存钱了嘛觉得现在的钱是不是比去年更经花了?
来评论区说说你的想法吧~
博牛配资-公司配资-正规的股票配资公司-十大股票配资平台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