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3日凌晨,特朗普在“Truth Social”上甩出一个重磅消息:“以色列和伊朗达成全面停火协议,战争将在24小时内结束。”字面上看,这是个足以载入史册的大转折。可还没等全球媒体把这段话翻译完,现实就啪啪打脸。
半小时不到,以色列南部被伊朗导弹精准击中,发电站起火,浓烟直冲天际。第22轮打击,毫无停火的意思。
这事儿不只是反转快,它根本不像是真事。更像是一场剧本没排练、演员没对词、导演却抢先发了观众通告的演出。问题是——这场“和平秀”,谁真信了?谁又在台下付出了代价?
一、“停火”刚说出口,导弹就飞了
时间线得从头拉一遍。6月12日开始,伊朗和以色列已经在互扔导弹,打得火热。从德黑兰的政府大楼,到以色列南部的发电站,几乎每天都有新一轮交火。
到了6月23日凌晨,特朗普突然发文,说两国已经谈妥了,停火将分阶段推进——伊朗先停6小时,然后轮到以色列,再过12小时,全球共同见证“战争结束”。
听上去很美。节奏、话术、仪式感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问题是,没人知道这份“协议”是怎么谈的。
没有联合国通报,没有双方政府联合声明,连卡塔尔(此前一直在中间斡旋)也没有任何官方表态。更讽刺的是,不到半小时后,第22轮导弹袭击就来了。CNN当天报道称,一枚伊朗弹道导弹命中了以色列南部的能源设施,造成大面积停电和基础设施损毁。
你说巧不巧?这炸得不只是电网,还有那条推文的可信度。
二、这协议压根没人认
伊朗这边的表态特别“上头”。据《伊朗日报》6月23日报道,一位外交官确实提到,“伊朗愿意配合卡塔尔的调停尝试”。但同一天,伊朗议会国防委员会的发言人在另一场采访中明确否认:“所谓停火协议,是美以合谋的信息战,我们从未签署任何协议。”
这不是口径不一致,这是公开“打脸”。
而且更让人膈应的是,特朗普在宣布停火的同时,居然还发了一条推文,喊出了“政权更迭”的口号。他先说,“这个词可能政治不正确”,然后话锋一转:“如果现在的伊朗政权不能让国家伟大,是不是该换一个?”最后还加了句熟悉的标语——“让伊朗再次伟大”。
你说这话搁谁身上都难不怒。伊朗哪怕真有停火倾向,被这番话一激,也得掀桌子。
以色列那边更“佛系”。不是默认,而是彻底不回应。内塔尼亚胡政府在23日整整一天都没说话,直到晚上,以色列战机直接起飞,打击了伊朗福尔道核设施的外围通道。
《以色列时报》事后报道称,这轮打击“并未考虑任何协议安排”,很明确——我们根本没认这事儿。
所以说,这份“协议”从一开始就不是“被打破的”,它压根就没被承认过。没人签,没人谈,更没人执行,全靠一个人嘴里说出来。说白了,特朗普这是拿推文当协议,拿社交平台当联合国。
三、现实比剧本更狠,谁也别装无辜
截至6月24日,伊以之间的军事交火已经持续12天,超过22轮打击,涉及导弹、无人机、电磁干扰、网络攻击等多种方式。
6月22日那天,伊朗议会刚刚通过一项提案,准备封锁霍尔木兹海峡。122票赞成,占比超过七成。这不是说说而已——霍尔木兹是全球超过20%石油运输的通道。一旦真锁了,全世界油价都得跳。
同时,伊朗国内也不是铁板一块。据《半岛电视台》在6月下旬拍到的画面,德黑兰街头有年轻人聚集抗议,手里挥舞的,是伊朗旧皇室——巴列维王朝的国旗。这可不是小事。这说明,战争不仅在烧城市,也在烧内部民意。
以色列也没好哪去。内塔尼亚胡被骂得很惨。人质没救出来,国内房屋被炸、人员伤亡严重,国际刑事法院对他的通缉令也还在,政坛里已经有人喊着要调查他。《国土报》6月23日爆料称,议会内部已开始讨论“战后问责”。
更大的麻烦是,冲突不再只是两国的事。美军三个航母战斗群已经在地中海列阵,俄罗斯运输机频繁降落德黑兰机场,卡塔尔外交人员彻夜起草调停草案。
局势越来越像一场多方博弈的棋局,而不只是简单的“谁打了谁”。
四、这不是协议,是一场“信息战”
特朗普发那条停火推文,不是为了救火,更像是在打信息战。有人说,这是他惯用的套路——先放个话,制造舆论压力,再让对手自己乱了方寸。
2023年,有国内智库就曾指出,特朗普式外交的核心不在于“谈”,而在于“先制造对话的幻觉”。他制造的是“我已经解决了”的氛围感,而不是真正解决问题。
而这次“和平协议”的尴尬收场,也再次印证了一个老问题:中东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谁要打谁,而是没人信得过任何一个停火机制。没有监督、没有执行、没有信任。就像这次,谁来验证伊朗停了?谁来监督以色列不再轰炸?联合国没出面,红十字会没参与,卡塔尔也只是“正在沟通”。
这事儿就像两拨人还在街头扔石头,结果一个路人走过来说:“他们已经握手了!”你说这可信么?
五、和平不是喊出来的,是一点点谈出来的
6月24日,联合国安理会紧急召开会议。中国代表在会上明确发声,要求美方澄清其行为意图,并强调“中东和平应由地区国家主导,通过政治方式解决争端”。俄罗斯代表更直接,称美以的行为是“野蛮的侵略”。
从我国角度讲,这场冲突的外溢风险非常大。能源安全、人员安全、航道安全,每一项都和我们息息相关。不稳定的中东,对我们“走出去”的企业和战略布局都是威胁。
我国曾在2023年成功促成沙特与伊朗缓和关系,现在能不能再发挥作用,还不好说。但至少有一点很明确:和平,不是靠一个人的推文来实现的。
它要靠真正的谈判、扎实的机制、可验证的安排,以及最重要的——各方的诚意。
#热问计划#
那条“和平推文”到现在还挂在特朗普的主页上,但它已经没人提了。因为现实早就把它碾成了笑话。
你可以删掉推文,但你删不掉废墟。你可以在镜头前说“战争结束了”,但你挡不住导弹飞过的轨迹,也听不见孩子在防空洞里哭。
这场“停火秀”,看似是一出外交操作,其实是对现实的误判,对人命的轻视。
所以别再拿和平当剧本来演了。中东不是舞台,那是真实的土地,真实的生命。和平不是喊出来的,是一点一点谈出来的,是在每一次选择不开火的那一秒钟里,慢慢挣回来的。
而这一次,我们离它,真的还很远。
博牛配资-公司配资-正规的股票配资公司-十大股票配资平台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